這樣一斤米搭配三斤蘿蔔做成的糕,對我來說才有資格說..我是蘿蔔糕阿。
我非常愛吃蘿蔔糕,但是在台北吃到的我都不是很滿意,
不管是港式、台式還是所謂的客家式,總覺得吃起來是米糕但是蘿蔔似乎不見了。
很多年前在北埔廟埕前遇到一個很老的老婆婆,推著一輛舊舊的鐵馬,
後座載了一大籃的蘿蔔糕,用很微弱的聲音叫賣著,
因為她很老很老了,又沒有攤子,實在不顯眼,所以沒有人停下腳步跟他購買,
我看了很久心想,了不起就是很難吃,還能糟到哪裡去。
於是就拖了當時的男朋友,現在的老公上前去跟他購買。
阿婆好開心,用很客家的國語一直跟我說,這是他一早起床磨的米自己炊的,保證好吃。
我不置可否,當作做好事的心情買了看起來啥都沒有但是非常沉手,
就這樣白白一大塊還溫溫的蘿蔔糕回到台北。
到了第二天才想起來有這個伴手....於是我隨意的下鍋煎了幾片,
天啊好吃到想流淚,簡簡單單的紮實口感,滿口的蘿蔔香,煎過的酥脆外皮,
這就是那最單純而原始的味道阿。
爾後我連續去了幾次北埔,就是特別為了這魂縈夢牽的蘿蔔糕,但是阿婆再也沒有出現,
要不是有老公也在場,我幾乎要懷疑是不是黃粱一夢。
吃過很多家,找過很多地方,有一天我終於決定,老娘要自己做....
於是我試出了這個我很愛的配方。
自製蘿蔔糕並不難,尤其是傳統客家素食蘿蔔糕,主要材料只有兩樣。
做法也簡單,只是要花一點時間,大火蒸上一小時。
而在這寒冷的冬天,蒸一鍋糕,看著裊裊蒸氣,暖了房子,滿足了胃,是我很中國的聖誕。
材料:
白蘿蔔(3-4斤/刨絲)、在來米(1 斤/泡4小時以上)、水(775-900g)
鹽巴(1-2t)、糖(1-2T)、白胡椒粉(0-1t)、香菇精(1t/可無)
做法:
1.白蘿蔔洗淨去皮刨絲連汁備用。在來米600g泡水瀝乾後約為725g備用。
3.起油鍋將蘿蔔絲連汁一起倒入拌炒至軟爛如下圖後即可放入調味料。
4.同時將在來米分兩次加入750-900g的水放入果汁機打碎。Blendtec用按鈕1連續兩次即可,一般果汁機打個三分鐘。
5.等蘿蔔絲都幾乎成糊狀就可以熄火,一手將米漿倒入,一手拌勻。
6.攪拌均勻後再開小火,一直翻炒到如下圖的石膏狀就可以承裝待蒸。
7.容器塗油後倒入半熟米漿,放到已經大火滾沸的蒸籠哩,至少蒸一小時後即可起鍋。
8.起鍋後的蘿蔔糕看起來濕濕的,很正常。放於室溫約四小時待蒸氣揮發冷卻後即可冷藏,半天後食用。
這種蘿蔔糕可以煎來吃也可以煮湯,十分美味。有機會在示範煮湯的作法。
基本上水加米最後的總重量是1500-1800g,如果要吃軟一點口感的人,可以增加水的比例。
要注意蒸蘿蔔糕一開始的水分要足,盡量不要中途加水,如果真的需要請加熱水以免蒸氣中斷。
在來米的學問很大,我有一個米商之子老公,所以我會比較講究每年冰箱裡留十斤的米,
放一年以後變成舊米,等來年使用。因為舊米更乾燥,做起來吸飽水份口感更Q,完全不需要偷吃步加太白粉。
但是其實自己泡米用果汁機打成米漿的方式已經超好吃了,因為用市售的在來米粉就是有一股說不出的味道,
現在的果汁機其實都很耐操,也不用像古人一樣要推石臼,所以自己動手做做看吧,其實很簡單歐。